原本是兩天的糜爛行卻因下雨的原因,基於安全的理由不讓其他人員跟,最後只有3人出發,背著重裝給它一天完溯。
會成行的原因主要為3點:
1.此溪我有溯到約30~35M瀑布過。
2.水線只有4km,集雨區約12平方公里。
3.此次雨量主要下在平地,只有週四因康芮颱風下比較多,附近4個測站週四累積雨量為75~110,而後來幾天不到40。
最後一大早出發前看過中央氣象局資料,發現凌晨這段期間雨有比較往山區下,下了40已經有點多了,還是決定出發到現場再來判斷是否下溪。
公裝:主繩×2(寬,清河);鋸子 ×2(寬,清河);滑輪×2(寬,清河); 岩槌×2(寬,清河);岩釘x9;岩楔×1 組(寬);活動岩楔 ×12(寬);GPS×1(寬);3號電池×4(寬);外帳×1(清河)
個人裝備:快扣×3;大D×3;普魯士繩×3;扁帶×1;左手U碼×1
08:57出發;09:02攔沙壩,走產業道路右繞下溪;09:17又上產業道路;09:18還存在的鋼板,應該是壩堤;09:36左側支流瀑布約15~18M;09:46右側支流;10:07攔沙壩,水大完全不想靠近壩堤,左側高繞,壩堤左側水邊有繩子可拉;10:57左支流GPS高度1215M;11:02短深潭依舊存在,約7M×4M;11:21滑瀑只剩原本的一半;11:21左支流,GPS高度1253M;11:38約30~35M左右瀑布,此瀑之前有深潭不見了。回撤從右側高繞,爬約1/3發現有繩子可拉,GPS高度約1330M左右;11:53確定路線開繩中;11:27全部爬完第一個繩距;12:51架好第三個橫度繩距,在有6~8捆的鋼索處休息中;13:22架好繩垂降中;13:45約5M高的短瀑前休息吃午餐;14:22出發;14:47從30~35M瀑布後就一直有拉鋼索,又有一些平台,疑似盜木者拉的,閒閒的測試強度中;15:18大約1500M左右右側有一營地;15:30最後合流口取左1500M;16:26底盤完整的車子;16:33到達林道;16:44全部上到200林道約25.3km處;16:52踢200林道往15km中
會成行的原因主要為3點:
1.此溪我有溯到約30~35M瀑布過。
2.水線只有4km,集雨區約12平方公里。
3.此次雨量主要下在平地,只有週四因康芮颱風下比較多,附近4個測站週四累積雨量為75~110,而後來幾天不到40。
最後一大早出發前看過中央氣象局資料,發現凌晨這段期間雨有比較往山區下,下了40已經有點多了,還是決定出發到現場再來判斷是否下溪。
公裝:主繩×2(寬,清河);鋸子 ×2(寬,清河);滑輪×2(寬,清河); 岩槌×2(寬,清河);岩釘x9;岩楔×1 組(寬);活動岩楔 ×12(寬);GPS×1(寬);3號電池×4(寬);外帳×1(清河)
個人裝備:快扣×3;大D×3;普魯士繩×3;扁帶×1;左手U碼×1
08:57出發;09:02攔沙壩,走產業道路右繞下溪;09:17又上產業道路;09:18還存在的鋼板,應該是壩堤;09:36左側支流瀑布約15~18M;09:46右側支流;10:07攔沙壩,水大完全不想靠近壩堤,左側高繞,壩堤左側水邊有繩子可拉;10:57左支流GPS高度1215M;11:02短深潭依舊存在,約7M×4M;11:21滑瀑只剩原本的一半;11:21左支流,GPS高度1253M;11:38約30~35M左右瀑布,此瀑之前有深潭不見了。回撤從右側高繞,爬約1/3發現有繩子可拉,GPS高度約1330M左右;11:53確定路線開繩中;11:27全部爬完第一個繩距;12:51架好第三個橫度繩距,在有6~8捆的鋼索處休息中;13:22架好繩垂降中;13:45約5M高的短瀑前休息吃午餐;14:22出發;14:47從30~35M瀑布後就一直有拉鋼索,又有一些平台,疑似盜木者拉的,閒閒的測試強度中;15:18大約1500M左右右側有一營地;15:30最後合流口取左1500M;16:26底盤完整的車子;16:33到達林道;16:44全部上到200林道約25.3km處;16:52踢200林道往15km中
上一頁下一頁
上一頁下一頁
相片最新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