攀登針山的計劃去年因雨延期,改成今年的4月份,最後稍微提前,於3月21~29日成行,人員由原先的5人,最後只剩3人。攀登針山因運補時間不足而放棄,變更為安東軍東稜之亂亂走,完成山頭為二子山南(2523).北峰(2454)與唯一的百岳安東軍 (3068)。變更之後的行程精實又新鮮,基本上我和清河是溯溪咖,而中級山的探勘行程,對我們算是較不熟的領域,也是第一次長時間摸黑走探勘路線,並且於26日01:00第一次雨中輕裝緊急扎營,也因此從小楊(rock)學到探勘中級山的一些模式與技巧。相較於百岳行程,探勘中級山的難度實在高出很多,又因探勘中級山不會像溯溪帶很多的技術裝備,所以地圖的判斷要更加細膩準確 。
Day2(22日)因現有的資料為民國86年台大的而已,又因隊友說這幾年有不少隊伍一直卡在700M右側支流之後的溪谷裡,經勘查支流之後為峽谷兩側皆為峭壁地形和短潭,結論是若是再往上溯遇到困難的地形機率高達80%以上,所以基於天數決定走台大的高繞路線(獵徑),Day2的11:07重新背背包回到高繞的獵徑點,座標為284515,2643473(TWD67)GPS高度704M,在此隊友突然說要拜拜,"挖哩勒"我是基督徒啦!害我啞口無言,清河急忙解釋說我是基督徒,而他要拜拜的原因為西林村之前有獵人在此摔死一個獵人,此獵徑就我的觀察基本上已經沒有人走了,剛開始的一小段有台大的路條一共3個,上到平台往右邊走之後就完全沒有再看到路條了,也完全看不出有人再持續走的感覺,也許是有偏離路徑的原因。
由於700M支流到安來溪1280M的支流往二子山這段,可以說沒有人進入了,所以這段的野生動物幾乎完全不怕人,特別是高繞獵徑這段的山羊,完全沒在怕,離約10M怎麼喊牠就是不為所動,只有人再開始移動牠才會跑,另一隻也是一樣,就算拿石頭丟牠也是不跑,每當人移動牠才會跑,不知道是耳背還是不怕人,每天至少都近距離看到超過3隻以上的動物,最扯的一次是走後面的隊友,巧遇2隻山羊下到溪裡,與他超近距離對峙,隊友戲稱若山刀剛好在手上今晚就加菜了。
說到加菜,在往二子山的路上,我破了自己的記錄,而這個記錄就是螞蝗,二子山一共中獎4隻,整個行程共6隻,我向來不是螞蝗的菜,不過相較其它隊友,我還真的不是螞蝗的菜,隊友們都是我的2倍以上。這螞蝗還真像是外星生物,除了外觀不討喜,最討厭的就是自助餐吃飽了"烙跑"從不關門,不過螞蝗跟硬蜱比較就好很多,還好全程就只有一隻硬蜱,剛好隊友要尿尿時發現牠,立即抓到才沒有被咬到。
於Day3的08:45到達以前的台大BC營地,由於Day2尋找獵徑採取了最保守的策略浪費約1.5小時,Day3一大早的拔營與扎營和準備運補的時間約浪費4小時,總計浪費5.5小時,於12:30上到GPS高度1100M的小平台,休息吃午餐討論,基於天數與糧食的問題決定放棄攀登針山,於14:09到達GPS高度1290M,隊友繼續往上推進前往1480M的ABC營地,16:56回營地,GPS高度894M,與隊友商討接下來的計劃,清河說要溯萬里橋溪上萬里池,而小楊(rock)說要去爬二子山,而我沒說,其實是沒心情了我那也不想去,總之他們的結論就是往上走。
基本上從Day5(25日)~Day8(28日)都是中級山的探勘行程,這幾天一直是龜速前進,充滿了不確定性,反覆的定位,特別是下雨又摸黑走探勘路線,真的只有靠GPS,尤其是走在陡坡的圓形稜線上,因為視野受阻,所以常造成身處在那個位置都覺得一樣,只有靠著GPS定位與抓方位角來行進,也體驗了輕裝緊急扎營躲樹洞,還好我和清河都有打火機又都是溯溪咖,所以身處全是濕的環境中生火是輕鬆熟練的。
Day7(27日)09:43到達超大神木,休息照相玩耍,GPS高度1881M於10:17地震整顆神木一直搖晃,持續了約10秒,馬上聽到針山方向有大量落石的聲響,如同卡車在倒大石般的聲響,"喝立咖載"行程變更了,若沒變更行程實在不敢想像那畫面。在海拔2220M萬里橋溪扎營過夜,是個好營地清幽又平坦,此溪的溪水比安來溪溪水好喝很多,安來溪溪水充滿了石灰質,每當水煮沸時都可看到鍋底有白色小圓點,而海拔1200M以下的安來溪,石頭上覆著了一層石灰質,所以完全不會滑,甚至有些特定條件下的小沙灘,因石灰質而變成硬塊的形態。
Day8(28日)一出發就來個大亂找,找了2小時才找到路條,並且接上主稜線的路徑。15:10到達3068M安東軍之後,隊友戲稱終於上高速公路了,脫離了龜速,最後一夜的營地在海拔2350M的第一獵寮營地,Day9(29日)下到萬大南溪之前還是慢慢的走,到了之後休息吃完午餐就開始小快步走,後來在松風嶺的三叉路口之前,巧遇隊友的朋友要進去補給上頭的攝影隊伍,與他們小聊了一下 ,最後於16:57到達楓葉林的步道口,狂踢8小時31分終於出來了,最後這段輕鬆的奧萬大步道居然可以照相與慢慢晃走了1小時31分,回家後特別量了背包的重量居然是27.1kg妖獸怎麼那麼重ㄚ。
此行發現我行進間可以只喝不到200cc的水,特別是去二子山的那天,因下雨喝不到100cc幾乎原封不動又帶回營地,但是我會在營地(有水的地方)補回來,隊友希望我能改善一下飲水方法,不要太過於極端,當然會想辦法改,我就是不會渴才沒喝,不是我刻意不喝,現在是想辦法刻意喝水。

公裝10275g
私人技術裝備5130g
背包(衣物.糧食.其它)總重16700g
總重32.105kg

公裝
動力繩:9.8m/m×60M重量3.66kg1條(楊)
靜力繩:9m/m×100M1條重量5.7kg(清河),9m/m45M1條重量2.2kg(寬)
帶環:195cm×6條總量710g(寬)
Sling:140cm1條重量130g,120cm×3總量110g,60cm×3總量60g(寬)
裝備帶:2條重量310g(清河,寬)
繩梯:2條總重190g(寬)
快扣組:12組重量?(清河)
單向滑輪:1個重量170g(寬)
岩釘:U字形14.5cm6支總重580g U字形10.5cm4支總重260g,刀片形14.5cm2支總重250g,刀片形12.5cm5支總重500g,刀片L形9.5cm10支總重565g(寬)
岩鎚:2支重量1420g(清河,寬)
岩釘回收勾環組:1組總重60g(寬)
活動岩楔:15支總重1.1kg(全是1~2cm)(寬)
手工鑽:1支重量160g(寬)
膨脹錨釘:4支總重220g(寬)
大D:4個總重380g(寬)
O環:3個總重225g(寬)
簡易U碼:1個總重20g(寬)
一字起子:1支重量70g(寬)
長快扣組:45cm2組總重330g(寬)
快扣組:20cm10組總重1080g(寬)
先鋒攀登扶助勾爪:1個重量40g(寬)
鋸子:1支重量?(清河)
外帳:1頂重量?(清河)
山刀:1支重量?(楊)
GPS:2支重量?(楊,寬)
以上後面的標明為誰背負

個人裝備
安全腰帶:1條重量470g
U碼:1支230g
BD 小D:5個280g
小D:1個55g
大D:1個95g
O環:5個320g
扁帶:1條190g
REVERS 4(豬鼻子):60g
雨衣:1套1kg
繩鍊:1條130g
普魯式繩:3條總重180g
岩鞋:1雙重量540g
溯溪鞋:1雙重量700g
寶特瓶:4支總重360g
水袋:1個重量40g
安全帽:1頂重量430g
瓦斯:3罐重量1140g
掛裝備小勾環:2個總重50g


21日 陰
13:41二子山溫泉區牌樓;13:56溪床行駛中;14:28合流口前的大石;14:29合流口行車終點;14:52分配裝備中;15:48出發;15:53到拉繩處的過溪點;16:07到拉繩處的過溪點;16:10到拉繩處的過溪點;16:11到拉繩處的過溪點;16:31到拉繩處的過溪點;16:32右側崩塌地;16:41右側合流口;17:04二子山溫泉;17:07向上溯一小段到另一個出泉點;17:14到達目的地;17:15出發尋找獵徑;17:26左側支流瀑;17:36小高繞上尾稜處尋找可能的獵徑;17:57下溪谷往前察看後,天色已晚返回營地;18:20回程時發現溪床上方有一岩洞。
22日 晴
06:00從營地處看見遠方的針山;07:59出發;08:12到達溪床上方的岩洞處;08:30到達尾稜預定的高繞點,下背包下溪底往前尋找獵徑;09:01溪左小鞍觀看尋找可能的獵徑;09:05峽谷地形;09:07短瀑,左繞;09:19左支流瀑布群,此處就是獵徑的位置;09:25右側高繞往前勘查;09:30瀑布左右皆可繞;09:33右繞上右側的支流;09:35下到合流點,前方為峽谷加短潭的地形;09:37走另一邊回到瀑底;09:44回到獵徑點的位置,10:19回到背包點;11:07回到獵徑上切點,休息吃午餐;11:57背2公升的水出發,之後到達平台前方為岩壁,右腰繞前把水倒掉;12:04上到平台前發現台大的路條;13:21下背包回頭架繩;14:39上到海拔1040M左右休息,準備右切腰繞;15:16繞到崩塌地的邊坡點,此處應該是台大的照相點,前方無遮蔽物照相小休息;15:29下切後腰繞中;17:06發現山羊離約10公尺,完全不怕人喊叫嚇牠也不為所動,一直看這我們;17:09繼續腰繞中;17:12超大崩塌地,下方就是合流口,沿著山羊路徑腰繞;17:34山羊獸徑超明顯,看起來超像是人走出來的;18:22完成垂降回到溪底,對岸就是營地,應該腰繞到最後一個小崩塌地就下來才好走,且不用垂降。營地GPS高度為804M。
23日 晴
06:30往下方的合流口補照片;07:43到達合流口,下方約200公尺處右側為支流瀑;07:46回營地;08:12出發;08:45到達之前台大BC營地;08:53往上游查看中,溪的轉彎處為尾稜有獸徑;10:02搞好營地10:51從營地直接上切上到平台後,往左走上尾稜;11:09右邊大石;11:35上到岩石堆平台高度約為960M,左腰繞到有樹處,這段約50公尺長,幾乎是90度無架繩硬上,常常沒有腳點可中繼踩完全是靠手硬拉上去;12:30上到GPS高度1100M的小平台,休息吃午餐,隊友去動物的家休息吃午餐,等隊友順便小睡一覺;13:33延稜線左邊上,最後是走乾溪溝;13:36約80度的乾溪溝約7M高,上去就好走了,13:45沿著右側的邊坡走,另一位走裡面一點,說有獸徑很好走;14:06走出邊坡已經可看見ABC營地;14:09GPS高度1290M,隊友繼續往上推進,基於天數與糧食的問題已經變更行程不爬針山了,我就不想推進留在原地照相;14:11照相中再往上推進的路很好走與下面差很多,完全沒有意願再推進;14:28照最後一張後,隊友下來了聊了一下上面的岩石狀況,基本上很簡單好攀爬,最大問題為運補的問題;14:37回程中,走和原先不同的路線,是原來上去稜線的右邊,約偏右30M左右,此路線是從小睡覺的平台右側腰繞後,沿著邊坡走;15:07腰繞後剛好回到背包處;16:10第一次垂降中,之後又垂降一次。走與原來的路線不同,基本上是偏左沿著邊坡稜線下去;16:22回到高度960M處,腰繞岩石坡;16:23玩耍照相中;16:43回大石處;16:56回營地,GPS高度894M
24日 晴
08:31出發;08:38溪底尾稜照相中;09:03烏龜石;09:04布丁石;09:10左側北二子山支流瀑;09:30右側一直為針山峭壁,此處落石特別多;09:41溪中有一獨立岩石山,高度約10M,右側為短瀑形態;09:44走右邊發現像烏龜正面的怪石;09:51左側北二子山支流連瀑,每個都超過35M以上,休息中,GPS高度975M;10:12出發;10:16不錯營地;10:19右彎峽谷地形;10:22峽谷中;10:55右側支流,GPS高度1072M;12:05休息吃午餐,GPS高度1131M;12:36出發12:43雙瀑布,因細長故取命為雙蛇瀑,右邊的瀑布上頭卡了大石 在此處照相玩耍,12:51上到瀑布中段,要再上去這段不下背包很難爬,背包會卡到石頭,我硬是慢慢的卡過去,在丟扁帶拉人上來;13:15右側支流瀑;13:22左側支流,約在此處最後面的隊友突然大聲喊叫,我們立刻返回查看,結果是2隻山羊下到溪裡,近距離就像是要衝撞隊友,一隻和隊友對峙一段時間之後往回跑,另一隻往我們這頭跑,而2隻都和我們對峙一段時間才跑掉,我趕到時剛好跑掉,也沒照的相片;13:29左彎處又有山羊跑掉;13:36倒木形成的獨木橋,玩耍照相;13:40出發;13:42溪左有小岩洞為動物的家;13:57南二子山的支流,此處就是去南二子山的路徑;14:06支流前方一點點找到營地,GPS高度1289M;14:28隊友前去勘查明天去二子山的路線;16:24隊友帶了山豬的頭骨回來
25日 雨
07:48出發,隊友因下雨不太想去二子山,但我堅持要去,原因為昨天14:00就扎營,不去在此那麼早扎營就無意義了;10:30持續開路中,從營地的後方直接往上走稜線,前段的芒草叢在最後段遇到需要攀岩的小地形約4M,過了之後就開始想回來時,若摸黑又沒繩子實在風險頗高,還好有2條扁帶,最前段與GPS的登山路徑完全不同,芒草過後又走一小段就走在GPS的登山路徑上;10:35沿途開始有巨大的樹木;11:09神木下有樹洞一共有3個出口;11:28到達約海拔2000M的右腰繞的岩壁,原來是大片岩壁形成如同城牆般的天然屏障,難怪登山路徑不直上要腰繞而過;13:49到達南二子山2523M,因找路和開路進度嚴重落後,南二子山有信號(中華電),打電話跟朋友報平安,上FB留言變更行程。約14:00出發往北二子山以打算摸黑下山;16:40到達北二子山的岩坡地形,此段終於不用與植物"車拼了";17:03到達北二子山2454M,白茫茫一片;17:26出發回程,加快腳步趁著還有短暫的陽光,早點過岩坡;20:27摸黑找路跡與砍痕,全天下雨回程又是晚上靠著GPS的軌跡走,約22:00時隊友途然說他有打火機,我看了周圍的地形地物,嘿嘿我知道你要幹嘛,我也有打火機不用想了繼續推進,約00:00來到岩壁的上方,看著GPS的軌跡"挖哩勒"最重要的上切點的軌跡不見了,一直尋找不到原先的不想腰繞硬切上來的位置點,只好走GPS的腰繞路徑。約快01:00我受不了速度太慢,開始由我主導,才走一小段隊友就跟不上叫我慢一點,又過不久就說要輕裝扎營,於是找到一個樹洞扎營。
26日 晴
06:18出發,離開樹洞;08:07稜線上看到營地的外帳;08:46到達可愛的營地,升火煮飯吃,回到外帳下補眠,才一下子馬上睡死;13:48出發;15:04到達海拔1380M合流口,原定的計劃是往上推進到海拔1600M左右,基於時間與取飲用水的問題就算了。
27日 晴
07:45出發;08:04拾穫鹿角一支;08:55有一很好的平台可扎營,在此休息,此處下方剛好是一個合流口水,海拔高度約1600M;09:31雲霧散開,剛好可看見針山與二子山停下腳步照相;09:43到達超大神木,休息照相玩耍,GPS高度1881M;10:17地震整顆神木一直搖晃,持續了約10秒,馬上聽到針山方向有大量落石的聲響,如同卡車在倒大石般的聲響,"喝立咖載"行程變更了,若沒變更行程實在不敢想像那畫面;10:24出發,約12:00發現走偏離了GPS的登山路徑,偏離約200~300M左右,基本上已經偏往另一條支流的路線,原定的路線與我們中間為乾溪溝一直找不到適合的點繞過去,隊友前往勘查,之後回來說重裝需要架繩,於是休息吃午餐,約13:00我前往架好45M的繩子,此處海拔高度大概是2100M左右;14:24到達一處茂密的咬人貓,看起來就像是人工種植的一樣,不只茂密又超大一片,在此處對抗咬人貓浪費了很多寶貴的時間,應付完咬人貓隨即又要架繩,於是我輕裝帶了鋸子前往架設45M的繩子;14:53架好繩回去背背包,重爬中;15:59最後一位上到最後的一段;17:11從海拔2340M左右下到鞍部,此處發現有不明的動物挖掘一個小水窟;17:15上稜線照相中;17:26看到植群生態研究的路條;18:17到達海拔2220M的萬里橋溪,合流口就在下方一點點,往上走一點的小轉角為很好的營地;18:20下背包整理營地撿拾材火,GPS高度2221M。
28日 晴
07:42出發;07:44倒木橫跨溪,難得倒木還是活著;08:14獵人營地。原先走溪谷覺得不對,又往回走進入樹林走尾稜,之後隊友探完路說要回溪谷再往下走,剛好順便下到獵人營地逛逛;08:36來到溪的轉彎處的右邊有一斜坡岩石,準備上攀中。從此上攀約15M無法找不到路跡,又很難走放棄,之後又回溪谷,我前往轉彎處過卡在上的倒木後,往右走乾溪溝勘查GPS的登山路線,發現上尾稜可行性很高又輕鬆的樣子,回到斜岩坡處和隊友商討,結論是要回先前的獵人營地處,走另小稜接上主稜;09:46走小稜中,終於又看見植群生態研究的路條;09:52還沒接上主稜,植群生態研究的路條實在有夠少;10:20終於接上主稜;10:37來到一個小斷稜,剛好岩階可以走下去;11:09有顆樹掛了名牌,內容為第四次國家森林資源調查永久樣區(林務局製);12:04又見植群生態研究的路條;12:44到達一個小休息營地;14:38出運啦,到達短箭竹的草坡,終於開始像百岳的路了,此處的高度約2800M;14:41到達小鞍部,此有2個看天池,一個沒水,另一個在左下方靠近樹林處看不清楚是否有水,有水的機率應該不到1成;14:48又要進入樹林;15:55樹林中有一營地,一大堆垃圾,還有不知如何跑下來的對空反射帆布;15:04看見左邊的3024M的山峰,又進入短箭竹草坡,此處箭竹又更短不到膝蓋;15:09看到安東軍山;15:10到達3068M的安東軍山,休息照相;15:24照相玩耍中;16:00到達三叉營地,下背包忙扎營的實務,後來隊友跑來告知說,此處太泠不要在此過夜,要趕往2350M的第一獵寮營地;16:35出發,趕路了;18:11到達第一獵寮營地,整理營地中。
29日 陰
08:26出發;08:46到達合流口;10:04到達1960M第二獵寮營地,小休息;10:14出發;11:01終於看見萬大南溪;12:00到達溪谷,休息吃午餐;13:03出發走溪線;13:12過溪走樹林;13:14樹林中有一營地;13:20原先想說切西瓜會比較快,後來因溪水沖刷溪邊造成斷差太高,所以浪費了一點時間找點下攀,另一位隊友往回走,又等他所以又浪費了一點時間;13:40左側支流,大量的沙石形成緩坡的大片沖積扇地形;14:10到達上切點,看見遠處有一嚴重破損的吊橋;14:17到達支流溪;14:54到達崩塌地;16:16到達松風嶺的三叉路口小休息,要到時巧遇隊友的朋友要進去補給上頭的攝影隊伍,與他們小聊了一下;16:57到達楓葉林,小休息;17:06到達奧萬大吊橋,開始狂照相;17:30到達吊橋對岸,這一小段還走真久;18:03到達好漢坡前的橋,看見接駁的司機;18:28慢慢的晃終於到達第一停車場的停車處
上一頁下一頁
  • DSC09865.JPG
  • DSC09866.JPG
  • DSC09867.JPG
  • DSC09868.JPG
  • DSC09869.JPG
  • DSC09870.JPG
  • DSC09871.JPG
  • DSC09872.JPG
  • DSC09873.JPG
  • DSC09874.JPG
  • DSC09875.JPG
  • DSC09876.JPG
  • DSC09877.JPG
  • DSC09878.JPG
  • DSC09879.JPG
  • DSC09880.JPG
  • DSC09881.JPG
  • DSC09882.JPG
  • DSC09883.JPG
  • DSC09884.JPG
  • DSC09885.JPG
  • DSC09886.JPG
  • DSC09887.JPG
  • DSC09888.JPG
  • DSC09889.JPG
  • DSC09890.JPG
  • DSC09891.JPG
  • DSC09892.JPG
  • DSC09893.JPG
  • DSC09894.JPG
  • DSC09895.JPG
  • DSC09896.JPG
  • DSC09897.JPG
  • DSC09898.JPG
  • DSC09899.JPG
  • DSC09900.JPG
  • DSC09901.JPG
  • DSC09902.JPG
  • DSC09903.JPG
  • DSC09904.JPG
  • DSC09905.JPG
  • DSC09906.JPG
  • DSC09907.JPG
  • DSC09908.JPG
  • DSC09909.JPG
  • DSC09910.JPG
  • DSC09911.JPG
  • DSC09912.JPG
  • DSC09913.JPG
  • DSC09914.JPG
  • DSC09915.JPG
  • DSC09916.JPG
  • DSC09917.JPG
  • DSC09918.JPG
  • DSC09919.JPG
  • DSC09920.JPG
  • DSC09921.JPG
  • DSC09922.JPG
  • DSC09923.JPG
  • DSC09924.JPG
  • DSC09925.JPG
  • DSC09926.JPG
  • DSC09927.JPG
  • DSC09928.JPG
  • DSC09929.JPG
  • DSC09930.JPG
  • DSC09931.JPG
  • DSC09932.JPG
  • DSC09933.JPG
  • DSC09934.JPG
  • DSC09935.JPG
  • DSC09936.JPG
  • DSC09937.JPG
  • DSC09938.JPG
  • DSC09939.JPG
  • DSC09940.JPG
  • DSC09941.JPG
  • DSC09942.JPG
  • DSC09943.JPG
  • DSC09944.JPG
上一頁下一頁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其他選項

相片最新留言

此相簿內的相片目前沒有留言

此相簿內的相片出現在:

相簿列表資訊

地點:
台灣花蓮縣萬榮鄉西林村
最新上傳:
2014/05/01
全站分類:
國內旅遊
本日人氣:
0
累積人氣:
3352

相簿位置